【绍兴城东医院丨ICU故事】垂危父亲ICU苏醒,一声“女儿”泪千行

近日,绍兴城东医院重症医学科收到一面饱含深情的锦旗。这面锦旗背后,记录着一位九旬老人从生死边缘生还的感人故事。

绍兴城东医院,锦旗,ICU

 故事原委 

重庆籍离休老干部吕某,今年95岁高龄。

6月4日,他在家不慎摔倒,随即陷入昏迷。送至就近医院检查,结果令人揪心:左脑多处严重出血,蛛网膜下腔出血,左胸肋骨骨折并伴有胸腔积液。

紧急手术后,老人依然深度昏迷,无法自主呼吸,只能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。20多天过去,病情毫无起色,家属在万分悲痛中,无奈签署了放弃治疗同意书。

女儿在绍兴,原本计划将父亲接回家中送终。但当时病情凶险,医生判断死亡可能就在这一两天,实际操作困难重重。情急之下,她联系了在我院工作的战友,恳请帮忙让父亲能在医院度过人生余下的短暂时光。于是6月27日,老人于被紧急转至我院重症医学科,本意是进行临终关怀和生命尽头的安顿。

然而,就在这看似已至终点的时刻,事情有了转机。转入重症医学科后,科室主任邓克勤仔细检查老人体征,发现并非全无希望,生命深处尚存一丝微弱的生机。邓主任恳切地向家属建议:“再坚持一周,暂缓拔管。”这不是一个轻率的决定,而是基于专业判断的一线希望——医生们决心再做一次努力。

随后,重症医学科团队为老人加强了抗感染治疗,医护人员日夜守护,严密监测着他生命体征的每一次细微变化。

时间在坚持中流逝。

7月4日,气管插管被安全拔除,出乎意料的是,老人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了下来。当呼吸重新由他自己掌控,那微弱的起伏,如同在荒原上重新燃起的小小火苗,点亮了生的希望。

绍兴城东医院,锦旗,ICU

接着,老人开始接受高压氧治疗。上周初见成效,他对呼唤开始有了反应;到了本周,更令人惊喜的事情发生了——他睁开了眼睛,认出了床前日夜守候的女儿,甚至虽然吃力但却清晰地唤出了女儿的名字。这一声呼唤,瞬间击碎了亲人心头的沉重阴霾。女儿紧紧握住父亲的手,眼泪潸然而下。那泪水里,是难以言喻的悲喜交集。

老人这趟从生死边缘折返的旅程,其意义远非一面锦旗可以承载。当之前的医疗判断几乎宣告他生命将在一两天终结,是医护人员未曾放弃的坚守,穿透了绝望,重新点燃了生命的火光。

………………

医学可以诊断疾病,却难以衡量生命意志的顽强和亲情的深沉。当父亲唤出女儿名字的那一刻,这朴素的声音就是人间至珍至贵的良药,是对生命尊严深刻的印证。

所谓“奇迹”,往往源于医者深埋心底的责任与不灭的信念,在看似无望处默默耕耘的结果。当医者的仁心不囿于冰冷的判词,当生命自身爆发出惊人的韧性,我们便能在深渊边缘,见证重生的力量——每一次微小的进步,都映照着人性深处那束不灭的光芒。

这面锦旗所承载的“生死逆转”,是一个生命对必然终点发出的顽强回响;它更是医者对生命尊严朴素也庄重的守护:在绝境中恪守职责,在无望处坚持希望,这正是人性中值得珍视的光辉。而起初,那位战友伸出的援手,为这缕微光提供了关键的庇护之所。

绍兴城东医院,锦旗,ICU

(ICU日常查房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