归途暖灯
袁爷爷的病房时光
阳光带着初冬的温煦,静静铺在病房的窗台上。此刻,九旬的袁爷爷刚结束午休,护工兰花正将剥好的柚子和温水递到他手边。这看似寻常的病房日常,对袁爷爷而言,却是一场跨越千里的生命归航。

袁爷爷本是绍兴人,因妻子在上海工作,袁爷爷奔波于于沪绍两地,退休后前往上海陪妻儿定居。

命运的拐点发生在家中一次意外跌倒——骨折的剧痛将他推向紧急救治。然而,当病情稍稳,一个深植心底的念头便无比清晰:回去,回到绍兴去。 这是“落叶归根”的执念,是游子对生命起点的眷恋。于是,他转入了故乡的城东医院。

病房的节奏规律而温暖。清晨,薄雾未散,兰花的脚步已轻轻响起。温水、毛巾,轻轻地帮袁爷爷翻身、擦拭。

早餐过后,康复师来到病房帮助袁爷爷做康复锻炼,抬腿、拉伸……汗水浸湿袁爷爷的鬓角,但他眼中的光从未熄灭。兰花常在旁鼓励:“老袁,您精神越来越好了,咱们一天天练,肯定能重新站起来!”

一天中明亮的时刻,是中午饭菜香飘进病房时。门被推开,是儿子或女儿提着保温饭盒的身影。为了能日日照料父亲的中午餐,儿女们毅然在绍兴买了房子,每月轮流值守,只为每天将亲手烹制的热乎饭菜送到父亲床前。

“父亲腿伤出不去,我们就每天来病房里陪他吃饭,就跟家里一样的。”
简单的家常菜摆开,在热气氤氲中,在小小的床前,两代人的话语交织着。这日日不辍的陪伴,这跨越城市的守护,是儿女无声却有力的孝心告白。病房在饭菜香气与温情絮语中,变成了家的延伸。

午后小憩醒来,便是袁爷爷的“下午茶”时光。兰花端着切好的水果和温热的白开水来到床前,“老袁,下午茶咯!”她的话匣子常常就此打开。她跟袁爷爷聊天气,聊新闻,聊着趣事。这份如家人般的陪伴,填补了思念的缝隙。
夜晚,病房里渐渐安静下来。爷爷专属的电视时光开启,新闻联播是他了解国家大事的窗口,各类赛事比赛则让他感受到激情与活力。

当然,他也会陪着隔壁病友奶奶看一会儿老年相亲节目,时不时发表几句幽默的评论,逗得大家哈哈大笑。随着夜色渐深,节目也接近尾声。兰花帮爷爷关闭灯光,掖好被角,轻声叮嘱他好好休息。
一次骨折,牵动了一场跨越百里的归乡旅程;一间病房,承载了血脉至亲不离不弃的深情厚意。

护工兰花的关怀如同不灭的暖灯,儿女的守护筑起了坚实的岸,而袁爷爷眼中那份对重新站立、对生命依然怀有的热望,则是这归途中动人的光芒。